ʕ •ᴥ•ʔ

从零开始学语言:语言学习的误区

分享一些关于语言学习的误区:


想法:学外语很难。
现实:想学到母语者水平(C1C2)的确有难度,但入门(A1A2)不会很难。


能打招呼会买菜,指手画脚连蒙带猜,这样也是可以交流的。要求自己外语学得跟母语水平一致才是强人所难。




想法:我这辈子都达不到母语者水平,还是算了吧。
现实: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必要学到母语者水平。


中国人有个特点就是「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我也不是很了解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但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是很有毒的。

中文母语者大家都接触过,说中文的人里同样有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的,这并不妨碍ta成为“母语者”。照这个标准,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成为教育水平欠佳的“母语水平”了。

与其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不如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场景进行针对性学习。




想法:我学一门外语到这个程度已经累得半死了,再学一门会没命吧?
现实:学的语种越多,学起来就越快,学习过程就越轻松。


不同语言之间会有区别,但更多的是相似。你会发现之前自己费尽心机学会的单词里,可能有一半让你在另一门语言中能直接猜到意思。而好不容易搞懂的语法中,又有大部分概念能毫无违和地移植过去。语言学习的过程就这样变得轻轻松松了。

就算是学习跨度很大的不同语种,在过程中也常常会遇见一些会心一笑的相似,或者颠覆认知的不同。学习过程变得越来越有趣了,人就会忍不住再多学一点。




想法:有语言天赋的人才能学好外语。
现实:外语能学好是因为学习过程很快乐,如果把学习过程变痛苦,这些人就会失去“天赋”了。


有的人因为学生时代爱读英文小说,长大后都能自己翻译几本了,比如村上春树。

还有的人学生时代英语成绩还不错,被应试教育荼毒后现在看见英文网页都想切换成别的语种,比如我。




想法:连一门外语都没学好,还想学二外,岂不是不自量力?
现实:应试教育是大家学不好英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人的语言学习能力都被学生时代习得的模式限制了。


深深后悔学生时代没去读英文小说而选择了乖乖刷题,我现在看英文都多少有点想吐。但别的语种学起来飞快。多年前用Busuu做过测试,它判断我的英语是B1而意大利语是B2,我心态很崩: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水平竟然不及意大利语。不过现实中也的确是这样,意大利语内容就算有生词,我看着也觉得顺畅。英语内容就算没有生词,我看着也不一定明白。




想法:时态语态什么的也太难了吧,中文里又没有,我学不会啊!
现实:没有人能从课本的例句里真正学会不同时态和语态的用法。


一般现在时这样的简单时态还好,举两个例子甚至不举例仅仅是阐述概念,学习者就能懂。复合时态是母语不含时态的人类学语言过程的重灾区,比如:

如果我未来已经做了某事,我(可能)就XXX。
我过去正在做某事时突然发生了另一件事。
我很久很久以前做过某事导致后来XXX。
要是过去的我做了某事,现在的我(可能)就XXX。

中文母语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被上述例句鞭打。从能看懂但不会做题,到会做题但不会说。题全做对了,心里还是懵的。一看就会一用就废。

朋友们,谁学语言能通过教材获得成功啊???语言是活的,教材是死的。把市面上常见的教材全刷完也不能帮助人理解时态语态这类语法知识。教材只是辅助学习的一小部分材料,语言学习另有广阔天地。推荐在广阔天地里遨游(可参考无痛学习法),游不动了再在教材上趴会儿休息。




想法:我连课本上的都看不太明白就去看课本外的东西,应该更看不懂吧?
现实:课本外的东西含有语境(交流情景和上下文),比课本上的东西好懂多了!


所有目标语言的母语者创造的内容都是学习者的学习材料。管你是追剧还是追小说,看电影还是看油管,只要是目标语言的母语者制造的东西,就都可以拿来学习。

把课本扔一边,刷刷油管感兴趣的视频,在母语者说话时认真听,寻找自己学过(但不太懂)的语法点,观察母语者如何使用自己的语言,什么情况用什么时态语态,你会发现比课本容易多了。

有一次我正在思考该怎么和学生解释几种不同的过去时该怎么用,正巧翻开一本刚下载的小说,发现作者在第一页就用上了不同的过去时,句子也不难。读了一遍瞬间就明白大致如何运用了。课本例句还需要有老师解释情景,小说里从上文读到下文非常流畅,不需要多余的解释了。

试着放下畏难情绪。「学海无涯」只是一种修辞,学习新鲜事物不会淹死任何人。比起海洋,我觉得学习更像在山里摸索:认识一种能吃的果子,就先吃上。认识一种有毒的蘑菇,就先避开。找到一条路,就先记住。还没探索的部分以后再说。

有些语言学习者看起来轻车熟路,但就算是这样,也没人能100%了解山里的每样东西。大家只是把人走得多了变成路的地方摸熟了而已。给自己点耐心,你也可以。




想法:这些时态语态我学过了,把例句背一背就好了吧!
现实:只背例句意味着每次要说话都得想一遍例句,效果类似于上条提到的用翻译的方法背单词。


事情是这样的:
学句子只能记住词汇,不能搞懂语法。
学词汇只能记住字母,不能搞懂词汇。

反推一下就是:
如果你想学习词汇,那就去看句子。
如果你想学习语法,那就去看全文。(不一定是文本媒介的“全文”,视频音频都是很好的媒介。纯文本学起来会比较无聊。)

这点我要夸爆Memrise,它的学习模式是:
先学一个单词,了解字面意思。
再学一个词语,了解固定搭配。
最后学一句话,了解作用场景。

词汇短语的作用,字面意思和引申义的区别,所学词汇放在句子的哪个位置,循序渐进就学清楚了。如果是问句,多半还能再学一句回答。


举个例子:
在同一单元中先后出现了
la guitarra 吉他
tocar la guitarra 弹吉他
el piano 钢琴
tocar el piano 弹钢琴
especialmente 特别,尤其
es bueno tocando el piano 他擅长弹钢琴
es especialmente buena tocando la guitarra 她特别擅长弹吉他

这个单元就学了:
1.乐器名及其定冠词
2.演奏乐器用的动词及其搭配
3.副词
4.包含上述内容的不同性别人称造句

因为西班牙语有阴阳性,男生女生用的形容词结尾不同。考虑到这点课程设计者特意造了两个句子以示区别。这点真的很棒!不论是从「打破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这个角度,还是从「语言学习与运用」角度来看,这样的细节设计都值得称赞。

这只是单元里的一部分,还有别的例子不放上来了。这些内容会像#obsidian 的脑图一样在大脑里形成联结,而非传统的学习模式那样零落松散。

学完以后的我:
1.认识了两种乐器,一个动词和一个副词
2.知道如何表达演奏乐器
3.知道副词该放哪里
4.知道如何表达某人擅长做某事
5.前面加个否定词我就能表达某人不擅长做某事

以后只需要把新词丢进memrise给我的模版,就能举一反三创造出一大堆属于我自己的句子。一切都那么自然又顺利。

memrise适合有一定词汇基础的学习者,网页版免费app付费,具体安利还没来得及写。就算不用它,也可以参考它的学习模式,因为真的太有帮助了!




想法:这个时态/语态/固定搭配/用法我还不太懂,我再琢磨琢磨刚学过的例句。
现实:再琢磨也不会懂的。跳出课本限制和思维限制,多看点别的就懂了。


现在不懂是因为输入不够多,不懂很正常。以后输入多了就懂了,俗称开窍。

输入不够的情况下就是不可能懂!
同一串例句翻来覆去看几百遍也不会懂!

学习语言需要大量粗糙输入,而非少量精致输入。宁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


鬼打墙学习思路:
A.我看不懂这个→那我多看几遍→我还是看不懂这个
B.我看不懂这个→那我肯定也看不懂别的(事实并非如此)

以上内容无限循环,结论就成了「我果然还是没有天赋吧呜呜呜,要不还是算了」。


开天辟地学习思路:
C.我看不懂这个→那看点别的呗→我找到能看懂的了→既然懂了那还能多看点→回头才发现之前不懂的突然通了

看着看着就会了,会了就有自信了,有自信就高兴,高兴就忍不住继续学,到最后本来不懂的也懂了,那就更高兴了!形成正向反馈激励后就可以进入积极的链式学习状态了!(我也忍不住玩梗了。)


中国的整个社会环境都在提倡吃苦、克服困难,甚至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然后克服,没有苦也要制造苦,然后吃苦。最后总结出一套自欺欺人的苦难文化,声称吃苦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己收获很多。

然而,很多苦就是不必吃的。
不给自己制造苦难,能收获更多的东西呢。


如果学习过程很累,不妨思考一下:
我有没有在给自己制造困难?我是不是可以换一份对自己而言更简单易懂的材料进行学习,而非执拗于课本?我是不是可以先把自己能懂的部分学会了,再学难懂的,而非卡在某个语法点钻牛角尖?我可不可以不给自己找麻烦?我可不可以让学习变得开心舒适轻松愉快一点?

社会环境内化到自己身上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学语言的过程可以是吐毒奶的过程,可以是对大环境的微小的反抗。毕竟毒奶不吐干净,就很难学下去。等不知不觉学下去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了,也会发现自己脑子里有毒的模式减少了大半。




想法:这个发音中文里没有啊,所以我学不会。
现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式并多加练习,就能学会绝大部分母语里没有的发音。


极小部分学不会的发音可能与基因有关,比如大舌音(弹舌/颤音)。但是学不会也没关系,因为母语者也不是人人都会的。

「中文里没有」意味着「我可以开天辟地了」而非「我学不会」。语言就是要学母语里没有的东西。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吧,学习的时候把中文扔掉一会儿,效果好很多。




想法:我讲普通话都nl不分,学外语岂不是完蛋了,老师都拿我没办法啊。
现实:同上一条。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很赞同恶魔奶爸说的,会学、会教和会考试是三种不同的概念。但问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体制都在提倡「让会考试的人去教书」。如果你的老师不能给你讲清楚知识点,那就是ta的失职,并不是你的口音问题。

我在教学生的时候画过两张简单的示意图,虽然我觉得这个图很抽象,并不能很好反应口腔中舌头的真实情况,但看过图的同学都迅速分清了nl。中文都分不清nl的同学在学外语的时候分清楚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励志的事情吗?



寻找一些能真正讲清楚发音方法(舌头位置口腔形状等)的人,让ta们描述一遍,再自己练习。身边没有就去油管搜【目标语种+发音】,好多坑已经有人踩过一遍了。网上搜不到攻略就抓几个母语者用翻译器问一下。




想法:我勉强会了,但是好费劲啊,果然学外语就是很难的吧!
现实:初学觉得费劲是正常的,因为肌肉还没有习惯,习惯以后就不费劲了。


上条说了「外语中有很多母语里没有的发音方式」,更进一步就是「学习外语会锻炼说母语时用不着的肌肉」。而作为学习者,初学最深的感受就是「费劲」。因为母语里没有这种发音方式,所以发声动作相对应肌肉从未得到充分锻炼,自然会感觉困难/费劲/不顺利。

假设一个人只走路并且住一楼,平时不走楼梯不爬坡,突然将其扔到山城,ta也会觉得很累。假设一个人健身不练腿,突然让ta练腿他也会觉得费劲。多年前我初学外语时课文读多了都会觉得腮帮子有一点酸,还得揉揉脸才能继续。过一阵子肌肉习惯了,就不觉得费劲了。

费劲才是正常的,费劲就对了。一点都不费劲倒说明大概率在说中式外语。
觉得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不用勉强自己一口气吃成胖子。




想法:初学者只有大声朗读才能牢记外语
现实:初学者自己读容易读错,然后把错的牢牢记住了。


我更推荐初学者在心里反复播放母语者的声音,而非自己读出声,也不要用自己的声音进行默读。因为初学者真的太容易读错了。不熟悉的情况下,默读也很容易读错。


举例:
柠檬的英语是lemon,意大利语是limone,看着能认出来但是读起来容易嘴瓢。不小心读错了,读成lemone/lemoni/limoni都不稀奇。读错就会拼错,然后就很难纠正了。

初学者应该都深有体会,别说背单词了,就算单词在自己眼前白纸黑字写着,只需要照着读,也照样会读错。读错就是因为不熟悉,而非“我太笨了”。

低效学习:
听得不够多→大脑没记住→大声朗读没记住的单词→读错→拼错

高效学习:
听得足够多→大脑记住了→顺其自然读对了→拼起来更顺了


实际运用:
在用各家网页/app学习时,认真听母语者的声音,并将其录进脑子里重复播放。
尤其是刷单词的app,讲究些的会用近似真人的声音,这是最好的。听到一个单词,就在脑子里重复播放听到的东西。停止想象这个词从自己嘴里冒出来是什么声音,先记住别人的声音。

这样记单词学句子可快了。等熟悉之后再开口也不容易犯错,还会很笃定。因为从嘴巴里说出来的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甚至“一不小心”冒出来的,一点都不刻意,也就不会担心自己发音标不标准。再者,不论是否标准,熟悉后的发音都要比初学时逼自己开口的发音要标准多了。




想法:掌握现在学的知识点以后,才能继续学习新内容。
现实:「掌握」是不断学习的自然结果。要做的是不断学习,而非不断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一个知识点卡壳了就去学另一个,效果比一直卡着好太多了。


正如很久之前悟了的「安稳」是「幸福」的结果,幸福能带来安稳,追求安稳却不能带来幸福,大概率还会阻碍幸福,「掌握」也是「学习」的结果。不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能带来掌握,而追求掌握却会阻碍学习进程。

学语言学得飞快的人,据我观察,都不怕“犯错”,不会一遍又一遍复习。ta们飞快地学完这个,就去学那个,学完那个,再去学别的。ta们学习的速度看得旁人目瞪口呆。最重要的是:ta们一点都不累。而老老实实抱着课本学习的人,很不幸地成为了学习最慢的人:一遍又一遍复习,一遍又一遍遗忘,太累了。正如著名的绕口令:学了忘,忘了学,忘了还得学;忘了学,学了忘,学了还得忘。


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状态,而非追求掌握。具体可以参考这篇写的学习小技巧:不管累不累,今天都要学。不累就学难的,累就学简单的,再累就玩游戏但是把界面设置成自己在学的语言,或者刷搞笑短视频但是刷自己在学语言的搞笑短视频。 ——简而言之,谁也别拦着我学习。

把正确率/是否掌握知识点都抛到脑后,把让自己痛苦的学习方法改良为#无痛学习法,「学习」就会跟吃饭喝水一样融入日常生活,「保持学习状态」也就不难了。谁说只有正儿八经坐在书桌前才算学习呢?

只要保持了学习状态,你就会发现所有知识点都莫名其妙跑到脑子里去了,「掌握」成了学习自然而然的结果,一切都变得很轻松。我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某个知识点我是什么时候在哪学到的,反正莫名其妙学到了。




想象:背单词应该一次性记住单词及其用法。
现实:人类只能分批次理解并逐渐掌握不同层面的内容。

想象:我今天学了「apple是苹果」,这么简单,肯定能记住!
现实:第二天就忘了。

想象:我学了一个动词短语,用上了,我应该会了!
现实:过两天就忘了。

想象:遗忘是因为我学得不够认真,我好差劲,我的脑子怎么这么不好使。
现实:人类的大脑总是在不停地遗忘。(全球只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的过目不忘,所有事件都记在脑子里随时可以提取,但这并不是天赋而是诅咒。杜拉斯写过一句大意是人不遗忘就会发疯,很贴切。)


普通学习状态
我学了→我忘了→ 我责怪自己→我痛苦→我不想学了→ 我责怪自己(恶性循环)
无痛学习法
我学了→我忘了→管它呢→我接着学→ 我记住了→我高兴→我更想学了


为了打破普通学习的恶性循环,可以把掌握词汇的任务分成几组:
1.了解大概
2.了解具体
3.学会运用
4.深入理解

4是123积累的结果。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先深入理解后学会使用”。不会用就是无法理解的。先学会用,再去理解。


举例:
1.西语tengo hambre是我饿了。这两个词具体什么意思管它呢,整个词组的大概意思知道就行。
2.原来tengo是我有(I have),和饥饿hambre(hungry)连在一起是我饿了。
3.肚子饿可以说一句tengo hambre!
4.原来tengo原型是tener(have/有),tener hambre是在说某人饿了。只要学会不同变位,就可以形容不同的人肚子饿了。

如果反过来:先学tener hambre表示某人饿了,tener意思是有,我有是tengo,我饿了是tengo hambre……初学者可能会头晕,下次肚子饿可能还要思考一下动词原型和变位是哪个。初学者唯一要记住的就是“肚子饿可以这么说”,而非一大堆语法分析。有些人能学进去一堆分析,但还很多人看了就晕,晕了就学不进去。

不过这个词比较简单,这么学还是可以记住的。换难一些的词组或者句子就很吃力了,一句话里每个老师讲过的知识点都可以被遗忘,开口之前就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说什么来着」。


总结:
学语言只需要知道大概怎么用就好了!能用上就先用上,用不起来就先理解个大概,看别人用,直到自己会用甚至脱口而出,再回头看语法,发现一点就通。




语言学习的误区就暂时更新到这里。另有从零开始学语言:低效学习与高效学习可参考。

#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