ʕ •ᴥ•ʔ

南美日记:两年

今天在整理之前写的南美日记,看到我倒东西不撒了这一篇。当时也发在朋友圈了,底下妈妈的评论说: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你开开心心[合十][呲牙]

唉,妈妈。我诞生到这个世界上让你我都经历了多少不必要的苦难啊。


我是妈妈的独生女,她结婚又晚,三十多岁才生下我。在当时的社会已经属于是标准的晚婚晚育了。妈妈是那一代人中为数不多的正常人,所以我和妈妈关系很好,常常让人羡慕。我出国了,所有人都问她:

“你怎么舍得啊!”——其实我不出国,她才怎么能舍得呢。

我痛苦得半天说不出话、颓丧得没法从床上爬起来的样子,我整夜整夜无法入眠、皮肤差到一夜老了十岁的样子,只有同住的家人才能看到啊。外人又怎么会理解。



极简过去的朋友圈,翻到雾霾相关的内容都会心有余悸。那是一种生理上的害怕,与心理无关。我无法用任何安慰方法让自己的内心在那样的环境下平静下来,它们是无用的。我能做的只有逃离。逃到了环境更好的国家,又一步一步往更靠山的地方搬。过两年,等妈妈忙完她自己要做的事,再把她和猫一起接来。

我的心多么急切,现实就多么无可奈何。出国两年了,两年没见到家人和国内的朋友倒也还好,因为大家还可以在网上联络。但是两年没见到猫了,只能通过视频和语音和它说话,也不知道它能不能理解我的处境,会不会怨恨我。和人相比,猫的一生也没几年。而我一走就是两年。

有什么办法呢?我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怎么能再带只猫来。万一有什么事要出门几天,也没人能帮我照顾猫了……唉。我还是先照顾好自己吧。



两年前的我还有点傻乎乎的,看谁都像是好人,过了很久才发现并非如此。现在的我已经能熟练运用自己的高敏感了,如果一个人在短暂接触的几分钟内让我觉得哪怕有一丝丝不对劲,我就不会继续和那人接触了。两年前的我还在想念欧洲,还觉得自己是精神欧洲人。现在的我已经没有这份念想了。欧洲的号码留了好多年,每年充值15欧续命,再欠费一年——明年我就不会给它再续费了。

两年前,我可能更相信人是有选择的。现在,我发现也许真的有命和运,除开部分能选择的东西,冥冥之中好像还有很多注定。

两年前,我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意思是重生。现在,我也不再需要这个名字了。


两年的时间让原本缠在身上的东西逐渐褪去:写作的责任感也好,科普的迫切感也罢,还有“浪费一点点时间精力人生就会逐渐完蛋的”之类隐形的老中社会思想钢印,种种种种。

抛开这一切,我终于可以做自己了。

#南美日记